Sunday, April 06, 2008

奧運火炬

要不是媽媽特地打電話來通知,我還不知道奧運火炬已抵達英國,今天還會在倫敦市內傳聖火!

我不常看電視,很多關於倫敦的新聞都是媽媽告訴我的:倫敦大火、倫敦地震、倫敦大雪、倫敦 ...

順應媽媽要求,開電視, BBC News 及 Sky News 都在直播奧運火炬消息。「嘩,有人搶火炬! 嘩,有人噴滅火筒! 嘩,四個警察制伏一個示威者!」「妳會去看嗎?」「或許吧,看路線會否途經我家附近。」媽媽很興奮,爸爸卻在後面大叫:「千萬別去,很危險!」然後是一番爭論 @_@

說實在,對傳奧運聖火沒有特別濃厚的興趣,倒是那些示威者的激烈行為較吸引 --- 親眼目睹的話,那就是見證歷史、有紀念性! 從綱上找出 Olympic Torch Relay 的路線圖,不出所料,晚些兒火炬就會乘 DLR 抵達 Canary Wharf ,環繞 CW 跑一圈後再乘船前往 North Greenwich 。

四時多到達 Canary Wharf 的 Cabot Square ,和其他人一起等待聖火及激烈行為的發生。可是除了異常簡單的紙板、有群人拿著砂煲瓦罐在敲擊、及手持中國國旗的學生與高舉西藏獨立的份子在拉鋸外,就沒有甚麼特別的了。不過要是真的發生嚴重事故,又不知道要躲到那裡去 ...

今天的收穫:拿了兩支贊助商印刷的小旗子回家留念。

四月飛雪 [冷]

天氣預告很準確,今天真的下起雪來!

起牀望向窗外,下著大雪,屋頂是白茫茫的,還以為現在是聖誕節。

四月飛雪,六月會飛霜嗎?

Saturday, April 05, 2008

星期六 [微雨]

沒有設定鬧鐘的後果,就是中午十二時才起牀。

這個週末沒有跟隨大隊到瑞士滑雪,一來是因為我很怕十個人以上的「旅行團」,二來是不想為兩天的滑雪活動而買上大量滑雪配件,三來是我真的要努力處理結婚事宜及旅行計劃。

無限寄望這兩天能完成五成的工作,但看今天一開始就失守了,還是別期望過高 ...

下午外出去完成昨晚未完成的採購。今天Bank Station 的指示牌又轉變了一點,似乎每天都有一點點的進步 --- 由 2008 年 3 月31 日至2009 年夏天,倫敦地鐵要把 Bank 及 Monument 兩個站分開作電梯改善工程。第一天分家就出現大混亂,指示不清楚,人潮阻塞,我在站裡蹉跎了十分鐘才能逃離。英國人就是有一點後知後覺,往往要等事情發生了才想怎樣去補救,而不是在事情發生之前作好準備,單看希斯魯機場五號大樓的笑話就可見一班。

到了唐人街,依然沒有冬瓜。操普通話的阿姐說:「沒有來貨,沒辦法,沒得賣!」明天還要再來嗎?

Friday, April 04, 2008

諸事不順 [晴]

午餐想喝白菌湯,餐廳卻只有辣菜湯,唯有吃焗薯。

難得很大聲兼七情上面地在餐廳對同事說 "The office environment in Hong Kong is much, much better than the London one!",卻踫巧高經走過給聽見了。

很想快點完成那麻煩的 Audit Essentials Access 2 Learn ,卻每每給坑了,做了三次才達到 90% 的標準。

跑到唐人街去想買冬瓜及豬骨煲湯,到步後卻發現兩者都沒有! 明明之前每一次到店舖去的時候都貨源充足 ...

在 Regent Street 的 H&M 發現在香港 H&M 看到就想買的西裝外衣,還罕有地有三十二碼,卻因為身穿牛仔褲看不出穿上的效果,放棄沒有買。

走向 Mamas & Papas 打算看 BB 產品,到店門卻發現商店在一小時前就已經關門了,撲個空 @_@

看了好多網頁卻決定不了雅典的住宿,很惱人 >_<

是日諸事不順,去睡覺好了,明天繼續!

Thursday, April 03, 2008

進展 [和暖]

早上訂了由雅典派克斯港 (Piraeus) 到聖托尼里島 (Santorini) 的快船票,又落實了米克諾斯島的住宿。過程中遇到一些阻滯,幸好都能化險為夷。

這算是有點進展罷,總比只訂了希臘及克羅地亞的機票好。

至於亞洲的業務,一反常態地一蹶不振。我常常懷疑 Amex 的雲地小姐說的是否事實之全部。最早打點的項目卻變成最動盪的環節 ... 豈有此理 >_<

Tuesday, April 01, 2008

牙醫

今天與公司醫療保險轉介服務的接線生糾纏了好一會,只因他們找不到在週末應診的牙醫。

於是找上柯維景,他就他看的牙醫亦只在週日應診,而他的同事與下屬也不認識任何在週末應診的牙醫。

那麼說,倫敦的牙醫都實行五天工作週,而且是絲毫不差的朝九晚五?

是這裡對牙醫的待遇好,抑或是香港的牙醫特別勤快?

最胖與最醜 [大風]

今晚一下子弄了很多菜 --- 六隻蝦、三段粟米、十多隻雲吞、蟹柳、炸魚蛋;晚餐前還吃了一個柑;下午時吃了本來打算作午餐的三件蛋糕作下午茶,中午吃了同事生日買的冬甩 ---英國的習俗是生日的人會自動自覺買食物 + 傳電郵與大家慶祝;我來的第一天就觸礁了,幸好當時帶了一大盒奇華禮餅上班。

七時開始吃晚餐,現在快十一時了,卻依然很飽。事實上,我是站著來打這篇稿件,因為真的太飽了,坐不下去。

長此下去,再加上臉上的皮膚問題持續惡化、未有好轉跡象,我開始擔心我會成為又胖又醜的新娘 #_#

Monday, March 31, 2008

天氣

都已經是四月了,幹什麼我仍用穿著冬天的大褸上班?

連時鐘都調教到夏令時間去,怎麼天氣還這麼冷?

聽說下週末還可能會下雪,真的不可思議!

這就是倫敦,任何沒可能發生的事情都可能會發生 *_*

完結空窗期 [大風+微雨+放晴]

又是一整個月的空窗期,讓我自己都以為要把這裡荒廢了。

太忙。太忙的緣故。

心裡其實不想把今年三月給遺留掉,每天都在做筆記,就是不要忘卻時間。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了,甚至在一個看畢小說的凌晨,我不停在思索我人生的意義。多深奧的問題,還不是在看到一些章節後給引發出來;別以為我看的是甚麼高深典籍,那只不過是一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港式小說,從查寧閣圖書館借來的。想著想著,張開的眼眶濕潤了,臉上的暖流卻讓我感受到自己在冷冷的氣氛下存在著;同時間又記起第二天早上要六時起牀,與羅兵咸的人到附近的鮮魚市場去買海鮮準備晚上的火鍋,唯有快快睡覺。雖然只有兩小時睡眠、而且我也預測到人家一定會遲到,可仍是要做好自己的本份 ...

為免再虐待自己,還是別再在深宵看書了 --- 儘管這話已經說上十萬次 ...

這個三月是喜氣洋洋的,先有我與何曉珊及金詩韻與林梁善儀的兒子 BuBu 正式以金飯碗及金筷子上契,然後是本人沒有在場出席的「過大禮」。三個朋友在連續的三個週末結婚,我當然是沒有能耐在一個月內來回穿梭香港三遍,只出席了一年半之前便得知、本來要當姊妹團的婚宴。在香港逗留了不足七十二小時又回到英國來,快得令我逃過時差效應的魔掌,卻擋不了疲勞轟炸。在清晨下機遇上天氣不隱定、交通大混亂之際,仍要趕著回家放下行李然後更衣上班去,奮力追回放了一天假的時間。那是我迄今在倫敦工作得最晚的一天,雖然只是七時四十五分,但再三把五時多下班的英國人嚇壞了。

現在想起,倒不禁反問自己是否太盡責、太顯露香港人的工作本色? 就算那一天早早就下班,回家慢慢地沐浴、更衣、睡覺,我還不是會在死線前把工作妥妥當當地完成、地球還不是繼續如常日夜交替地轉動。說得難聽一點,香港人再慢,仍要比外國人快十陪,你以五十英里或是一百英里運行,對他們的結論是一樣,就是「你很快」。沒有你,他們同樣能把東西完成,不是把時速從三十公里稍稍調高至三十二公里,就是把賽道由二百英里縮減至一百二十,他們總有方法。

別把自己的「貢獻」看得太重要。你亦不過是洪流中的一隻小螞蟻,看開點。

最喜歡旅行的我,終於在復活節到了一個從未踏足過的歐洲國家 --- 西班牙。告訴你,西班牙海鮮炒飯 (Paella) 是用蕃紅花而不是用蕃茄汁炒的、是咖哩黃而不是橙紅色的,所以我能開懷地吃這色、香、味俱備的地道菜,還有西班牙墨魚飯 (Arroznegro)、下酒菜 (Tapas) 及塞維爾傳統製作的火腿 (Iberian ham) ... 完全是十級美食之旅。西班牙的風光亦相當吸引,塞維爾 (Seville) 的復活節巡遊 (Semana Santa)、弗明高舞 (Flamenco) 及馬德里 (Madrid) 的鬥牛更是別開生面的。

不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某 (實在忘了是陳、李抑或是何)說的一句:「現在真的不能過以前的生活了、不能像以前那樣刻苦地去旅行。」那一刻很感觸,不是因為贊同這講法,相反地是為朋友有這樣的想法感到悲哀。現實中從來都沒有不能再過的生活模式,只有我們自己選擇不要過那樣的生活的決定。以前和現在,有甚麼不同嗎? 最大的分別還不是現在口袋中有點零錢,於是想要好一點的享受;那是人之常情,卻不要說成天經地義。某程度上,我覺得吃街邊小販賣的魚蛋串和到高級餐廳吃法國大餐一樣快樂、在整潔的山頭石屋寄宿與到華麗的六星酒店下榻一樣難忘。問題不在事物的本身,而是在當時人的態度與選擇。

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這段課文,讀書時的感受毫不深刻,現在卻常常套用了。

踏入四月,不得不籌備婚禮及蜜月旅行,所有週末旅行、野餐、公園遊都要暫停。周遭的人比我們都要緊張,輕鬆的氣氛突然繃緊起來。我想很少人會像我們一樣對婚禮準備不足,只怪我們有種懶惰的想法,就是不想讓結婚把人累壞。不過再懶散也得動身了,因為現在距婚禮僅剩下一個月零九天的時間;事實上也真的忙個不停,天天寫電郵、看酒店銷程比看股市上落還要忐忑不安。真怕這種提心吊膽的感覺。

三月的簡報到此為止;至於能否補回每天一篇文章,那真的要看造化了。我當然想繼續天天寫,那不竟是近七年來的習慣,可不要拿「忙碌」來當「七年之癢」的藉口。要說忙,以前在羅先生那裡工作時有過之而無不及,那時可以維持到,希望今天也能做得到。做不到的話,與其推說忙碌,不如直認懶惰好了;不然就是年紀大了,魄力不足 ... 總之,藉口多多 =P

Saturday, March 01, 2008

伴遊 [晴]

依沙貝懷念絕跡日內瓦的中國菜,於是相約了何曉珊、李政立和陳雅詩上茶樓去。

與依沙貝一起離開金絲雀碼頭,轉瞬間到達唐人街丹貴軒。點心、小菜是平時常叫的幾種,依沙貝卻感動得要命,見到豬皮魚蛋的魚蛋時差點要流下淚來。聽說她在香港是不吃中菜的,看她現在「濫吃」的情況,真反映了遊子的鄉愁 *_*

午餐後,何曉珊和陳雅詩到 Harrods 去購買帶回香港的東西,我和依沙貝在 Regent Street 及 Oxford Circus 行逛。想買給 BB 的禮物,結果空手而回,因為我不想買衣服嘛,很浪費似的。

與其說是購物,倒不如說是聊天好了 --- 到後來,也不管走到那裡去了,就是在說話,說了很多話 ...

Thursday, February 28, 2008

依沙貝

因為鍾綺雯不想老遠地從金絲雀碼頭跑出唐人街,於是我和柯維景各自從市中心跑回金絲雀碼頭去和她吃晚飯。

從未試過在金絲雀碼頭吃晚餐,一來大家鮮會為一頓晚飯從倫敦中/ 西部跑到倫敦東部來,二來要我獨自一人在餐廳吃飯,不如讓我回家做飯給自己吃好了。

今晚吃了泰國菜。餐廳裝潢滿西化的,地下是播著跳舞機音樂的 pub ,一樓是吃泰菜的地方,感覺有點像「夜上海」;可惜到現在還不知道餐廳叫甚麼名字 =P

點了一個二人套餐外加一碟泰式大蝦炒貴刁,三個人吃本來只是僅僅足夠;不過踫上自星期三晚飯後沒進食但仍然沒有胃口的柯維景,及一向食量欠佳的依沙貝,相比較之下我好像吃得最多,但吃剩的東西可不少,有點浪費 >_<

等待 [微雨]

下班,黃昏過後,又是等待的時刻。

等待來自瑞士的鍾綺雯的電話、等待忙得不可開交的柯維景、等待何曉珊下班離開金絲雀碼頭、等待吃晚飯的時間 ...

等待不用再等待的一刻。

很無奈。

在公司附近漫無目的行逛,才發現從來沒有拍下辦公室和 Bank station 的照片。一星期至少七分五日子都駐足/ 經過這裡,怎麼會忘了在此拍照留念 *_*

立即取出相機拍下照片三張,等待離開以後沿著圖片搜索昔日足跡。

Drink @ Gable [Cool]

有兩個同事升級了,放工後到附近的 Gable 去參加 promotion drink 。

英國人愛 pubbing ,可以只喝酒不吃飯。我不喝酒卻要吃飯,所以每次 pubbing 至六時多七時就會離開,沒有留待至十時多、十一時還空著肚子的能耐。

同事已習慣我喝 Lemonade ,見怪不怪;有同事更說我不喝酒最好,夠健康,該保持。

聽同事說,以前有人喝至爛醉才離開。倒想看看平日在公司表現紳士的人,爛醉的時候是怎樣個模樣 =P

Wednesday, February 27, 2008

二人晚餐

下班後與何曉珊行逛金絲雀碼頭商場,打算買禮物給我們親愛的契仔 BuBu 。有點頭緒,卻未有收穫;先看看身在香港的契媽三號有何建議 =P

八時多回家,開始烹調晚餐。因為有兩個人吃的緣故,所以可以肆意製作,煮了一杯米的飯,造了三個菜,一焗、一蒸、一滾湯。何曉珊說要拍下我與晚餐,立即耍手拒絕,皆因我的圍裙造型不宜公開 ... 哈哈 *,*

起初以為吃不完晚餐,結果吃畢九成九,連應該有剩餘的米飯也吃光了。

一人晚餐太孤單,十人飯局太麻煩。二人吃晚飯,真好!

地震? [涼快]

英國地震,就在倫敦以北 125 英里的地方。

是嗎? 我實在感受不到。可能是睡得太沈的緣故 =P

Tuesday, February 26, 2008

別再想

我的舊公司 = 蘇海明的現任公司今天公佈員工花紅及加薪幅度。

業績其佳,花紅甚高。

那也代表我在金錢單位上失去更多。如果我還在,那數目,該足夠付買兩幢樓的首期,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蘇海明說我把那筆錢用來買了空閒時間、買了去倫敦生活體驗的機會,不然我就要花那筆錢去看心理醫生,因為若果我繼續在那兒工作,應該已經瘋掉。

一向對我現任公司沒有好感的他竟說出這番話,好像很中肯似的。

別再想、別再想。活在當下。

天氣會變 [Cool]

我感覺到天氣在變。

早上起牀的時候,客廳明亮,因為陽光已經灑進屋內,天色一片藍。

下班踏出公司門口,天才開始要變暗,看著藍天白雲,心情開朗。

寒冬過去、初春到來,又是一番新景象。

不久後就到炎夏,跟著是深秋,然後再步入冬季之時,我便回家去了 *,*

Monday, February 25, 2008

Red ball [Cool]

六時多,走在熙來攘往的 Oxford Street 上,人們趕著在店舖關門前去買時裝,我卻走向 Carnaby Street 去買足球和圍巾。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是利物浦球迷,其實只是買來送人的,足球是生日禮物,圍巾是「回歸」手信。

個人認為那血紅色的足球怪恐怖的,遺憾在倫敦只有這款利物浦足球出售,站著看了十分鐘 (再加上星期六看了十五分鐘及星期日想了一整天),還是決定買下它。怎知買了一分鐘以後就後悔了 --- 那是一個 crest ball 而不是 football ,輕輕的、沒有足球的重量感 @_@

可惜這家 Soccer Scene 是少數不能退貨的店之一,換不了;既然改變不了,唯有學習接受,想它的好、棄它缺點。我買了這個 crest ball ,間接地經濟上支持朋友喜歡的球隊,算是有意義罷!

Sunday, February 24, 2008

Technical issue

今天坐到司機座,發現駕駛歐洲車的一個嚴重問題 --- 座位推得不夠前,我不夠高,看不到路面 >_<

哎呀,那我不是不能在這裡駕車? 不行、不行、不行,我要搜尋補救方法,像學車那時候一樣,墊高 + 墊背!

不過,在英國那找到那些東西嗎? @_@

Coventry [Cool]

前兩天 Edith 建議租車子到 Coventry 去旅遊兼探望黃嘉諾。說實在,對後者完全沒有興趣,前者還可以考慮一下;不過最吸引的是駕車的機會,於是答應了。

Coventry 是一個非常鄉村的小城鎮,沒有甚麼特別,其平凡程度加上天下著微雨,令我連一張風景照也沒有拍下。

到了一家餐廳吃大大的下午茶,再去五十年歷史但看似只有五年歷史的 Warwick University 參觀,然後就到黃的家去吃晚飯。咦,怎麼陳普牛的名字出現在這裡? 難道牛在英國有物業? 提起相機,拍了今日首張「風景」照。

回程,車內,聽著 Edith 與 Maggie 的對話,不敢苟同,保持黬默,靜得讓她們以為我睡著了。她們沒有看到的,是連我自己差點也察覺不到的諷刺笑容。

Saturday, February 23, 2008

《吃南瓜的人》

整天到處跑,在車上開始閱讀亦舒小說《吃南瓜的人》來打發時間。其實應該看旅遊書才對,卻又想看小說 ...

回家,吃晚餐前在看,吃晚餐、做家務後又在看。這真是戒不掉的惡習,小說開了頭,就想一氣呵成看到尾才睡覺,今次也不例外 =P

書是看完了,但從沒有關於南瓜的章節段落,那與《吃南瓜的人》有甚麼關係? 百思不解。難道我的中文程度又倒退了,看不出借代?

花錢 [冷]

今天花了很多錢。

不嗜名牌子的我忽然想到位於 Hackney Central 的 Burberry Factory shop 跑一轉,在周六大清晨八時正就起牀了。吃過豐富早餐,在家附近乘 D6 巴士直接到那裡去。店裡有不同類型的產品,但我只在圍巾部門留守,佔了八成半時間。選擇很多,不是最好,可價錢比起正價算是很相宜。加上替陳雅詩買的,一共買了四條圍巾,真誇張 *.*

乘 D6 巴士回程,直接到總站 Crossharbour 的 ASDA 去。其實不去也行,家中食物充裕;可就是想到超市跑跑、買點東西也好。花錢嘛,應該是人的潛在天性,沒事做就花費來充斥時間。只是人家愛花費,是把錢花到買名牌東西去;我的愛花費,卻都跑到食物及超級市場的口袋去 ...

回家,又往外跑,今回到 Covent Garden 的 Paul Smith 去。看實物果然平網上看好,我的偏好由 1>2>3 變成 3>2>1 。不過沒有立即購買,待著看。

商店都貼著三月二日母親節的推廣海報。是我記錯了麼,母親節不是在五月第二個星期天的嗎?

Friday, February 22, 2008

周五夜 [冷]

橫豈沒有約會,在公司把今天與 auditee 會議的筆記寫好才離開。今天很忙碌,穿梭 Princes Street 與 Bishopsgate 之間,用走的,有點累但心情甚佳,因為天亮亮的時候到處逛街而是雀躍 =P

同事五時多走的時候盡在對我說 "You're not going to stay here overnight, right? This building closes by 8pm but Bishopsgate ones run 24 hours. Work life balance!" 我的回應是 "I'm not going to Bishopsgate, my accesses for buildings over there haven't been done yet!"

他們都是出於好心,但短期內我們對 "Work life balance" 的定義是融合不了 ...

六時三十五離開,因為想起帶了看完的書在身,或許趕得上七時圖書館關門之前把書還掉。結果也沒有讓我失望,六時五十五分踏進查寧閤圖書館;仲使圖書管理員門已準備下班,也把我還的書處理好,謝謝。

走向唐人街,沿途的歌劇院都在兜售門票。我想看歌劇,卻又不想獨自看。來了英國不看歌劇好像很可惜,不知道何時找到人一起看;不過像我這麼被動的人又不會主動去約人,迢迢無期了 *_*

逛了一會,想起 DLR 至八時就要停駛作維修工程,懶惰如我不想自金絲雀碼頭地鐵站走回家,於是開始起行趕上 DLR 去。

抵家,播著 CD 休息一會才弄晚餐。自從收到 CD 後,沒有聽電腦的 MP3,也沒有開電視;不竟我要的只是聲音相伴,可以選擇的時間當然是挑最悠揚悅耳的。

今晚的主菜是豬扒,專誠買了價值四鎊的食材,看看和之前一鎊多的有甚麼分別。究竟是我笨沒有分析能力,抑或是我被超級市場騙了買「次貨」,怎麼我吃不出兩者的分別,還覺得一鎊的豬扒比較好吃?!

Wednesday, February 20, 2008

元宵 [冷]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 *

差點忘了今天是元宵節。我的元宵特備節目,就是趕工加班至六時半,然後回家去。

獨自走在路上,抬頭望看我居住的大廈,一輪明月正高掛在上。外國的月亮並不特別圓、特別大,但卻很明亮。

就在那一瞬間想起李清照的《一剪梅》。一向都喜歡這首辭,只是從沒想到這可應用到廿一世紀的此時此刻。

在我們中間有一道屏風,只要伸手就可以觸及,可惜始終是給分隔開了。這麼近、那麼遠。

吃過晚餐,又在弄結婚照。如果科技沒那麼先進,還停留在媽媽的年代,那我是沒機會在倫敦弄這些結婚照;但若果科技沒那麼先進,我或許根本不會到倫敦來工作 ...

Tuesday, February 19, 2008

昨晚忙過私事,今天卻忙公事。腦筋不斷在兜轉、手不停在鍵盤上躍動。

如果沒有發生 Soc Gen 事件,現在該可以舒舒服服安坐公司,慢慢地做之前未被抽調的 audit assignment。

時也、命也。

火警誤報? [冷]

Generic risk: Reputational risk
Specific risk: Late to work due to traffic congestion
Control: Preventative control – Check for update traffic condition @ Transport for London website prior to travel

這本來是一個可靠性極高的 key control ,可惜今天給擊破了。

如常在準備早餐時間看天氣報告及交通情報,卻發現不正常的訊息:

"BANK station is closed due to fire alert."
"MONUMENT station is closed due to fire alert."

吓?! 咁嚴重?! 可唔可以唔番工? 當然 ... 唔得啦 =(

立即想到三條路線,最後決定走到 Canary Wharf 站去,乘搭 Jubilee line 到 London Bridge ,屆時再看是從那裡走到 Bank 去,抑或是轉乘 Northern line 到 Moograte 然後走到 Bank 。路程轉折,心想還是早十五分鐘起行比較安全,於是連早餐也沒有煮,吃現成的蛋糕算了。

結果當我打算到 Moograte 下車,列席竟若無其事地停到 Bank 的月台!

有火警嗎? 曾關站嗎?丁點兒痕跡也看不出! >_<

是太小心才被騙嗎? 有甚麼 control 可以防止被騙以至浪費時間及腳骨力? *_*

Monday, February 18, 2008

結婚照二稿 [冷]

突然收到第二稿結婚照,原本很悠閒的晚上變得異常忙碌。

何時可以看最後一稿?

何時可以取相簿?

何時可以領其他附件?

何時可以確定回香港的時間?

何時 ...

忽然驚覺,不到三個月就要結婚了。好像準備不足 ... *.*

Sunday, February 17, 2008

gym

今晚第一次到樓下的 gym room 去。晚上九時五十五分,一室空空如也。外國人喜歡晚上早睡、早上做 gym ;我嘛,完全相反。平日上班不到最後一秒也不起牀,枉論要我特意提早一小時起來,預時間做運動、還要預時間洗澡。

剛開始,不虐待自己,跑三十分鐘好了。身體感到和暖起來,卻就是留不出汗;直至三十分鐘後,面龐紅紅的,可是仍然沒有流汗。不太累,但不繼續了 --- 晚上十時半還在跑步,聽上去好像有點匪夷所思,好像我瘋狂熱愛跑步似的。

螢幕顯示 220 kcal 卡路里給消耗了,那究竟是多少? 沒概念 ...

* * *

相比之下,較喜歡做瑜伽,可惜至今未見過有瑜伽班。中東肚皮舞班倒見過,十鎊一節一句鐘的課,但興趣不大。

若果真的要選跑步,也想到室外去 --- 我要當隻自由的小小鳥,到處跑、到處跳 ...

(瘋了 ... )

Thank you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Sissel Kyrkjebø

Here, making each day of the year
Changing my life with a wave of his hand
Nobody can deny that there's something there

There, running my hands through his hair
Both of us thinking how good it can be
Someone is speaking but he doesn't know she's there

# I want him everywhere
And if he's beside me I know I need never care
But to love him is to need him everywhere
Knowing that love is to share
Each one believing that love never dies,
Watcing his eyes and hoping I'm always there #

Repeat #

To be there
And everywhere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Christine Glass

If you wander off too far,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If you follow the wrong star,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 If you ever find yourself, lost and all alone
Get back on your feet and think of me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boy,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

If the bright lights blind your eyes,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If your troubles break your stride,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Repeat *

If you ever feel ashamed,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When there's only you to blame,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Repeat *

Repeat *
Boy,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早上 [冷]

因為要把公司的手提電腦帶回辦公室去,所以背著用了十年以上的深藍色 JanSport 背包上班。要不是我有一雙像男裝鞋的皮鞋,我還要學著同事穿波鞋回公司再換上高根鞋!

健步如飛地走向 DLR 站,當然不忘在樓梯間取一份免費的《Metro》 --- 我是忠心的,沒有《都市日報》,替代品仍是與地鐵有關。八時廿一分到達月台,今天自家門到此用了六分鐘,保持水準;可是 DLR 今天就達不了標,八時廿二分前往 Bank 的列車遲了五、六分鐘才到站,還給另一條線往 Tower Gateway 的列車爬頭了 >_<

地上有雪和霜的痕跡,今早下雪結霜嗎? 吖,出門前看 BBC 的天氣報告,說現在是負一度,難怪好像比昨天冷了。可是又不是真的冷得發抖,想起剛來的時候是六、七度,已經冷得不想動;現在氣溫再低,亦好像不及那時寒風刺骨。我想那時冰凍的成份,不單是天氣;現在寒冷的成份,也不獨是天氣。

看著《Metro》,再閉目養神一會就到站了。其實正常的車程不消十五分鐘,只是不知甚麼時候會毫無預兆地變得不正常。在比中環 + 香港站大而更複雜的 Bank Station 穿梭自如,我已經誇過了要看著路牌走的階段了。當然,到其他車站是不敢肯定,那多如星宿的車站數目是誇張得難以接受,我想在離開以前都不能夠逐一參觀;不過有的站倒是沒有甚麼參觀價值。

一出 Exit 1 ,公司大門就在眼前。輕易而舉地通過保安員的檢查,沿樓梯走上 Mezzanine floor 。在冷熱飲機前踫見一個陌生人,聽到自己像機械般說了聲 morning ;然後看到迎面而來的人, 口中自然地吐出一句 "Morning, how are you doing? " 等等,你以前不是說不會學外國人一樣說無聊話嗎? 怎麼現在又說了?!

我想,我逐漸被外國人同化了 ...

不過至此有一樣東西還是未改變到的,就是放工時間。今天同事說 "I'm really impressed, Myra's very hard-working and she works long hours all the time." 我明白同事說的是出自真心,但五時半放工可只是比普羅大眾 'long' 了半小時嘞,拜託別說得好像我超時工作到夜深,給香港人聽到了,不被打扁才怪 @_@ 哎呀,回到香港怎麼辦? 同事最好別到 Asia secondment ,屆時六時多、七時放工不要埋怨我 ...

St. James's Park [Sunny]

玩過 Pancake 早餐,開始想下午該到那裡去。今天陽光好,不由得選擇外出去,於是到 St. James's Park 及 Buckingham Palace 參觀。遊客多的是,不過這倒令坐在路旁木椅上翻小說的我看起來比較不像旅客 =P

Saturday, February 16, 2008

重遊 Greenwich

昨天去不了 Greenwich 的公園及天文台,今日死心不息再到那裡,還作了個小探險,乘了先前沒有查看過的巴士到 North Greenwich 的 O2 館去才回家 =P

早睡 [冷]

倫敦時間早上十時半,家中的電話響起。是媽媽。

「妳起牀了嗎?」
「起來了,電話在客廳,沒起牀是聽不了。」
「嘿嘿 ... 妳昨晚很早睡嗎?」
「挺早,我想十一時多就睡著了。」
「妳幹什麼這麼早睡覺? 是有甚麼事情發生了嗎?」
「沒甚麼,說到底有甚麼事情可以發生? 只是天冷,早睡著了。」
「真的嗎?」
「真的。」
「今早 ... 就是妳的昨晚嘞,我叫你弟弟看妳有否在線,想聊聊天嗎,但弟弟說妳不在,真奇怪。」
「因為睡著了,所以不在嘞。」
「那就好了,其實也沒有甚麼特別的事 ... 」

昨夜,攤在沙發上看未完成的村上春樹,愈來愈冷,於是跑到牀上去,在暖暖的被窩中閱讀,然後不知不覺地睡著了 ...

一向都與弟弟約好時間才和爸爸媽媽在線聊天,昨晚沒約定,可不知道媽媽在等待。都怪我過去兩天上課沒致電回家,又沒有與弟弟約好時間,太差勁了 @_@

但話說回頭,媽媽妳不是常常著我要早點睡嗎? 當我真的實行之時,妳給我的第一個訊息是我不該早睡 =P

Friday, February 15, 2008

焗薯

天天都做菜,已經失去為製成品拍照的動力。怎麼忽然又拍了一張焗薯照?

因為如果沒特別需要,我在可見的將來也不會再做這道菜了。原因簡單,就是付出與收入不相稱。

今晚做西式晚餐,有焗薯、烤牛油粟米雞翼、灼菜+磨菇及 Tropical 橙汁。

廿分鐘過去,烤雞翼和蔬菜弄好了,焗薯沒甚起色,於是先吃雞翼和菜,薯仔繼續焗。

第二個廿分鐘過去了,打開焗爐,薯仔沒甚進展,唯有再焗;可是焗爐的熱力引發了火警鐘誤嗚,歷時廿秒,極吵耳 >_< 開始收拾飯桌、洗碗碟、擦電爐、抹廚房 ...

廿分鐘又過去了,剛吃畢手中的香蕉。焗薯有起色了,火警鐘亦再度誤嗚廿秒。用筷子測試焗薯的硬度 --- 還可以,不過焗久一點該更好。這回只調教五分鐘熱度,我繼續去看村上春樹。

經過六十五分鐘後,焗薯終於完成,塗了牛油、灑上烤粟米便吃了。本來焗薯就不會太難吃或特別好吃,但想到用了一個多小時才有成品,之後又要清理焗爐盤,我寧可花一鎊五仙在公司 canteen 買現成的 @_@

千萬別小看焗薯,以為簡單,其實麻煩。烤雞翼對比起來是易如反掌 *,*

後記:
吃畢整頓晚飯後,翻出超級市場的薯仔包裝袋看過究竟 ---「建議食法:用焗爐烹調焗薯,需時七十五分鐘。」那麼說,我用六十五分鐘,是很有效率的了!

Greenwich [Sunny/ Cold]

今天繼續上 training ,但下午二時半就下課了,因為愛丁堡和曼克頓的同事要趕著乘搭五時的飛機。 PwC 的朋友很羨慕這樣的「工作」時間,但其實我不太喜歡;這樣說好像很矯揉造作,不過我還是覺得工作要務實一點、做些實際的事。這是遺傳自爸爸的思想,他是百分之一百「擔屎唔偷食」的勤快人,我比起他已經差得多了。

時間尚早,到唐人街跑了一圈,在查寧閣圖書館借了很多書、然後到泗和行買菜。抱著東西回到家中,也不過是四時。不想浪費時光,躊躇著要做點觀光活動,抑或是到樓下的健身室去做運動;最後還是心野地往外跑,不竟我還是喜歡旅行多一點 =P

挑了在附近的 Greenwich 作目的地,穿上大衣、拿了相機及隨身聽就出門了。半小時後踏出 Greenwich DLR 站已是日落時份,天空夾雜著紫藍色與橙紅色。沒有地圖,沿著路牌發掘這個從未到過的地方。天暗暗,沒參觀傳說中「好像海德公園」的公園和聞名的天文台,直接到碼頭去。這景色有點像尖沙咀海傍,當然沒有香港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只有金絲雀碼頭幾幢大廈在彼岸點綴。天氣很冷,不管鼻水開始下流,用凍僵的指頭提起相機拍下彼岸的風光,然後避過猛烈的海風,跑到市中心去繼續遊歷。

Thursday, February 14, 2008

Training @ Holborn [Cold]

上 training ,到了一個名叫 Holborn 但不在 Holborn 站卻位於 Chancery Lane 站的地方。這讓我想起香港的老家,一個名叫牛頭角但不在牛頭角站卻位於九龍灣站的地方。再看看那幢名為 Waterhouse Square 的建築物,典雅的紅磚外牆配以現代化及寬敞的內部設計,不禁對它一見鍾情 *.*

Training 的課題是 audit methodology ,很乏味,悶得我在懷疑我是否真的喜歡稽核工作 ...

課堂下午四時就結束了,沒事幹,回家領取及購買今晚帶到西敏寺那方去的食材。今晚只有四個女子吃情人節晚餐,因為李政立到瑞典出差去了。到 Canary Wharf 去乘搭地下鐵,遠看到一大堆人群擠在閘口,心知不妙 --- 首先是 Jubilee line 的列車駛不出月台,然後是發現訊號燈壞了要停駛。英國人平日遇上這種情況,都會用心等待;可今天是情人節,許多手中拿著一支花的人都鼓譟了,不斷在打「黑草莓」,甚至有人爬過閘口,被地鐵月台廣播員大罵 "Don't be so stupid to climb over the gate, you cannot leave afterall when there is no train service!"

兵荒馬亂,還是轉去乘搭 DLR 好了。

Wednesday, February 13, 2008

結婚問題

本土的同事們逐漸知道我要結婚,除了 「Congratulations」外,他們最愛問的五大問題是:

問題? (同事預設答案) 我的答案
- 你的未婚夫是甚麼國籍的人? (外國人、非香港或中國人) 香港
- 你的婚禮在那裡舉行? (倫敦) 峇里島
- 你會到那裡去作蜜月旅行? (亞洲地區) 希臘及克羅地亞
- 你的未婚夫曾到過倫敦嗎? (來過) 從沒有來過
- 你結婚後丈夫會來倫敦一起工作嗎? (會) 不會嘞,甚至不一定在倫敦旅遊

我想,外國人的思維方式和中國人始終不同,不然他們沒由來連一條問題也答不上。

同事們聽了我的答案後的反應亦挺趣怪。就以今天為例,高級經理 R 的回應是說了六次 'Dedicated'!

胖了? [黃昏大霧]

忽然覺得自己胖了。

沒有量體重,但就是感到褲子緊了,東西也吃多了 --- 以前在公司餐廳喝一杯大 size 的湯就能填滿肚子至晚餐時間;今天隨湯附送的 croutons 全都給人取了,喝下湯兩小時後便要急急再到 Canteen 去買果仁充飢。

很認真地想可能的致肥原因,最有可能是因為我常吃接近二人份量的晚餐。可是一人份量的晚餐太難預備材料,而我每一餐都必定要有菜有肉,更難控制食材份量。

怎麼辦好呢?

Monday, February 11, 2008

塵 [早上大霧]

今天與新加坡籍的同事閒聊,發現「大塵」不獨是我「陳」家的疑團!

之前在何李家寄住的時候,只要一、兩個星期不吸麈,就會出現數之不盡、直徑五厘米以上的「塵球」。那時大家總想不透,窗老是關著,儘管對面是地盤,灰塵也飛不進來,那來這麼多塵?!

後來搬進獨居之地,保持一星期最少吸塵一次,不過每星期沙發底下仍然有塵「滋生」。

上星期到史督出差,五天都沒有人在屋內,門關上了、窗也關上了,可是回來的時候,還是有塵在積聚。外出吃飯回家後立即快快地打掃一片。

來了這裡數年的新加坡籍同事說,英國的條例列明窗戶要合乎通風規格,屋子不可密不透風,所以仲使窗常關,塵埃依然能隨風飄進。因此有點潔癖的她最討厭出差或去長旅行,只怪回來的時候總要第一時間清潔家居、趕走大塵!

疑團解開了,可惜除了離開倫敦外,似乎沒有解決方法 @_@

勞氣

開始訂購五月旅行的機票,希臘的較容易,兩天前就安排好了;克羅地亞的比較複雜,由城市 D 進入、從首都 Z 離開,要在兩家不同的航空公司購票。

昨天買回程機票的時候已經夠麻煩了,把那匈牙利航空公司的網站翻來覆去,都找不到用debit card付款的地方;結果放棄搜索,以手續費貴三倍的 credit card 完成交易。聽起來好像很誇張,可只是兩歐羅及六歐羅的分別,用了四歐羅來換取與銀行和航空公司交涉的時間。

今天買去程機票,勞氣得要命。自清晨開始上網買票,至今天中午弄了十次以上也辦不到。起初以為和英航這般大的公司買網上機票,該不會有問題,但它的系統老是說 card issuer declined your transaction ,於是打電話到 HSBC 問個究竟。

第一通電話,說了半小時,那客戶服務員弄這弄拿,臨掛線的時候說五分鐘之後再試,一定沒有問題。

被騙了,交易失敗。打了第二通電話,那服務員說聯繫了 Declining Department ,該沒有問題,著我再嘗試。「如果又不行的話要怎麼辦?」「應該可以的,不然請再致電來。」

人家都這樣說,唯有屢敗屢試 ... 又不行了 >_< 打第三通電話。「陳小姐,真奇怪,交易通過不了,但英航每次都成功扣除一英鎊的可用戶口餘額。」「那是甚麼意思?」「那代表英航有權在的戶口收取金額 ... 有十多次,那是十多鎊。」「但我從沒有授權收取那一鎊的費用,況且他們註明用 debit card 不收取服務費。」「這我不知道。」「可人家現在說是 card issuer ,即是你們 HSBC , decline transaction!」「這我不清楚,但你填了付款資料就是授權了,我想你該聯絡英航。」

火了,英語忽然變得異常流利,連珠爆發地責罵他們不知所謂。服務員嚇怕了,再聯絡其他部門,但還是沒有結果。「我已經來來回回跟你們糾纏個多小時了,這麼大的機構、這麼多的人,一件事情也辦得不妥當! 把你們的投訴電話給我。」不知第 N 個服務員立即誠惶誠恐地找來號碼,又說請在五至十分鐘後再試,該沒有問題了。

已經是下午三時了,忙著工作,沒有再嘗試了。因為覺得在工作時間與 HSBC 周旋對不起公司,所以工作至六時半才離開。

回到家,本來要參加樓下健身室的 induction course ,但不知哪個員工辦事不力,把我的預約漏掉 #_# 職員猛在賠不是,說會再替我預約星期三的同樣時間,一定不會出錯。對英國人說的「一定」已經沒有信心,除了「No problem」,我也想不到可以和那職員說甚麼了。

折返家,開電腦,依然是英航網頁、依然是不行;終是打了第四通電話給 HSBC 。顯然他們已經把我列為「尊貴客戶」了,一聽到我的戶口號碼就把電話轉介給一個好像比較有經驗、長期保持平穩愉悅聲線的女子。不過結果沒兩樣,還是一大堆 「experts」都解決不了問題。「我趕著訂機票,你們弄出一潭禍水叫我怎麼辦?」「我建議你可以用現金付款。」「如果可以我早就付了,那用等你的 debit card!」嘩,這真是超級答案,聽了就知不用再談,害我又花了個多小時 @_@

適時看到李政立上網,轉向請他替我代購機票。十分鐘後,交易完成,我在網上把金額轉賬到他的戶口,前後不到二分鐘。早應想到「出外靠朋友」的道理,那就不會平白給浪費三個多小時! >_<

Sunday, February 10, 2008

霧都 [大霧]

從小至大,課本提及倫敦,都是用「霧都」來形容;可來了這裡兩個月,仍未有機會一睹「霧都」的風采。

今天終於看到了。

一覺起來,如常刷牙洗面。咦,等一等,幹麼看不到窗外面的事物? 走近窗戶,眨眨眼再用神看 --- 濃霧彌漫,真的看不見對面的大廈! 要知道我家住五樓,絕不是高聳入雲的類型,但也成了迷離境界 *.*

上班,走到街口臨轉入行人隧道時回頭朝家的方向看去,只見白茫茫一片,完全看不出有一幢大廈屹立在那裡的痕跡,弄得我開始懷疑,我真的是從那裡走出來的嗎? @_@

Saturday, February 09, 2008

中國在倫敦 [晴]

農曆新年期間,倫敦華埠商會舉辦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於是下午吃過「茶餐廳」後,便與何曉珊及陳雅詩到唐人街去見識一下。

人山人海,奇怪的是有一半以上的「遊客」是外國人,甚至在舞台上表演功夫、太極的,大多都是外國人。其實外國人對中國文化非常有興趣,想起之前同事興致勃勃地說自己是甚麼生肖的模樣,十分有趣。

舞台旁邊有一個由日籍/ 韓籍男子扮演的財神,是瘦了一點,可還挺有氣氛。要是在香港,一定不會上前去拍照;不過人在異鄉,就覺得那頗特別,於是與外國人一樣與財神爺留影 $,$

由下午二時至六時,每一句鐘都有一次 「Firework Display」。我們去看五時的「煙花」表演,心中卻沒有抱著甚麼期望,因為表演在一個小小的廣場舉行,只見有兩、三串被透明膠袋封著的炮仗懸掛在那裡。到了表演的時間,才知道除了那幾串炮仗,真的有向天上放的「煙花」,雖然看上去比較像煙火和流彈 =P 煙花表演沒有背景音樂,那燃燒的聲音加上從天而降的碎片,令人有置身戰場的感覺;有一刻,我還在想應該繼續留下抑或是拔腿逃亡 *.*

Friday, February 08, 2008

Leicester Square 之夜 [晴]

Leicester Square 就是往唐人街的地鐵站。今晚預祝酷愛 China Town 的李政立的生日,順道賀歲, Leicester Square 成了不二之選。

節目一:到丹貴軒吃晚飯

很恐怖,二十人的飯局,餐廳把兩張大桌子拍在一起也只是僅僅足夠給所有人肩併肩地坐下。我就坐在兩張大桌子的中間,既聽不到左邊枱也聞不到右面桌的對話,連與「彼岸」的何曉珊及李政立說話也是用叫的;不過這已經比柯維景好多了,他的身前一片「開揚」,偏著身吃晚飯,厲害!

節目二:到 K box 唱卡拉 OK

沒有試過在英國唱 K ,這活動真夠意思。這裡的卡拉 OK 與香港不同之處,就是房租真的是只包房租,要喝東西請走到房外的酒吧台購買。還有,待應生說因為訊號接收的問題,多大的房間也只有兩支咪供應。

雖說這家卡拉 OK 的歌不算舊,幸好未至於新得追不上。大家熱衷於猜拳,所以有很多唱歌的機會 =P

房間至一時期滿,時間到就離開了。周末晚上,街上人多的事,大部分是喝酒的外國人。沒有再安排節目,大家各自回家去。跟著柯維景去乘 minicab ,同行的還有一個家住 Cross Harbour 、今晚首次見面的 Kelvin 。禮貌地和同坐後座的他聊著天,其實是挺累的。

到了 Isle of Dogs ,坐前座的柯維景沿途指示著不太懂得路線的司機如何前進。心想,如果只有我自己一個人乘車,回家的路也弄不清,那會給載到甚麼地方去? 或許應該選擇乘搭通宵巴士,拐彎抹角地坐上個多小時回家 @_@

Thursday, February 07, 2008

從史督回倫敦 [涼快]

回到倫敦來了。

過了一星期的英國鄉郊生活,重回城市有點不太適應。首先是幹麼周遭有這麼多人,然後是為什麼環境這麼吵耳,跟著是那地下鐵路又作怪了 --- 下午五時廿五分到達 Euston 火車站,心想六時就回到家,休息一會就能會合何曉珊等人吃晚飯;怎知 Victoria line suspended 了,人群滯留在地鐵站,進不去了 >_< 結果等了廿多分鐘才擠得去。車站沒給封閉,已是不幸中之大幸!

回家放下行李,到 Westferry 站與何曉珊先踫面,再到 Oxford Circuit 去。何曉珊竟以沒有利是封為由而不派利是 *_*

今晚沒有吃中餐,到了位於十五樓的「the Heights」吃西餐。 External auditors 們固然遲到,於是我們非常聰明地先點了菜解慰空空的肚袋。食物還算不錯嘞,不過相對之下,我比較喜歡觀賞窗外的夜景 --- 除了商廈外,倫敦可鮮有這樣高的大廈!

Sunday, February 03, 2008

在家 [不知外邊天氣]

今天沒有離開過家。若不是要把垃圾拿到地下的收集箱,我是連家門也沒有踏出過。

在家裡也不是沒事幹。做家務是少不了,適逄明天是年廿八卻不在家,於是今天份外起勁地清潔家居;可能是太熱烈的緣故,竟然把一件絲襪衫的衣袖熨穿了 @_@ 又因為大除夕及初一都不在家,下午就把湯圓煮來吃掉。雪櫃的食物,吃得下的都吃了,吃不下的也沒辦法。然後是在網上搜尋航班資料,班次之多看得快要昏迷了。還要收拾行李,擔心明天能夠早起。

我要遠行五天,不是為玩的,而是去工作,到一個名叫 Stoke 的地方去。那是一個位於英國北部的地方,正確地點連本土英國同事也不知道,說好像在 Newcastle 附近 -_-" 我要稽核的部門,原本是在倫敦的,據問因為工資太高,所以搬到工資較低的北部去。想不到香港早些年頭的公司北上潮,也在英國發生!

明天要乘早上八時的火車北上,由家出發到 Euston 火車站,約需一小時。希望一切順利,最重要的是天氣別太冷,可以嗎?

Saturday, February 02, 2008

Hyde Park [Cold]

下午獨自到了 Hyde Park (海德公園) 去。沒有特別目的,就是想散散步、拍拍照、聽聽歌、看看書。如果我有單車的話,還想踏單車,可惜我沒有。駕車也可以,不過要先練習。

看,想得太遠了。實際點吧,現在要乘地鐵再用走的 -_-"

踏出閘口就愛上這地方,只因地鐵站的牆磚畫。剛才還為地鐵及輕鐵的故障要轉線再轉線而苦惱,現在都一掃而空。我是太容易滿足了。

Hyde Park 很大,一眼看不完。沒有看指示牌,隨心在公園走起來。要說這公園有甚麼特別之處有些困難;正確點說,我想英國的公園都是這模樣,只是大與小及多草地與多湖水的分別罷。不過這裡就是讓人有很舒服、自由自在的感覺,走著走著,心情也輕快起來。

公園內,有小孩跟松鼠和雀鳥追逐、有青年成群在玩滾軸滑輪、有情侶在漫步談心、有旅客在遊山玩水、有健體者在跑步、有一家大小共享家庭樂、有長者坐在湖邊休息、甚至有女子在大天冷的日子扮天使拍沙龍照。大家都在做喜歡的事,沒有衝突、和諧共存。

我喜歡在湖邊看夕陽,鳥在飛、水在動,多優美。可惜今天太冷了,湖邊風大,所以挑了遠離湖邊的椅子坐下,開始看村上春樹的《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我其實該為三月及五月的旅行作準備、看看旅行書;但此時此刻,我就是想看中文書。讓我聽著歌、奢侈地享受一個下午吧。

《只願為你守著約》 王菲
作詞:黃舒駿 作曲:黃舒駿

我沒有感覺 除了等你 我的心如止水
我癡心守約 不願更改一點點

是什麼世界 還有我們這般遙遠的苦戀
我什麼不缺 只貪有你在身邊

許多人在周圍 我卻從未眷戀
再也沒有人像你給我 那初見顫動的感覺

我只願為你守著約 我的心永遠那麼恬
也許孤單寂寞 但心中依然無悔 也無怨
我只願為你守著約 我的心從沒有走遠
不管陰晴圓缺 不管時間空間 一生都不會改變
再長的路 縱然距離遙遠 我能穿越


我的恬靜似乎吸引了松鼠先生,拿著他的茶點和我並肩而坐。松鼠先生,你太遲了,我已經吃畢我的蛋糕茶點,不能和你共進大餐 =P

一直在公園待至天暗得看不了書才離開。下次再來的時候,選個溫暖的日子,帶一塊膠檯布,再帶多點茶點,躺在草地上野餐、看書、聽音樂,我想那感覺不比在香港的沙灘上渡過一個下午差。

後記一:
柯維景知道我到 Hyde Park 去散步、看書,說我是五、六、七十歲的老人,過著退休生活。其實那也沒甚麼不好,自由自在、優哉悠哉。可惜我末有退休的福份 *.*

後記二:
在書中讀到這一段:
「我比以前更深地躲進自己一個人的世界裡。我習慣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散步、一個人到游泳池去游泳、一個人去聽聲樂會,或看電影。而且這樣並不特別覺得寂寞或難過。」
即時的反應是:怎麼這跟我認識的一頭牛好像一樣的?

Friday, February 01, 2008

餃子

今天走到 Liverpool Street Station 的郵局去寄信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 Wasabi 以外另一家賣日本料理的外賣店 --- Samurai。

壽司、炒麵和日本醬料飯吸引不了我的目光,因為這些 Wasabi 都有了;叫我眼前一亮的,是價錢牌上的 「Home made Japanese dumplings」。立即掃射店內的廚櫃,果然有餃子,還有菜餃和肉餃! 四鎊半八隻小小的,就外賣來說是蠻貴,但仍是引不住買了一人份量。日本店員還好心地問我一人份量夠了嗎,該是出自善意,但我在想會否多此一問嘞,如果一人份量不足夠一個人吃,就不應叫一人份量 =P

和店員說要 pork & vegetable mixed dumplings ,好他醒目的模樣,以為一定沒有問題。可惜回到公司才發現他還是弄錯了,弄了一盒全菜餃。不打緊嘞,味道還不錯,暖暖的、一口一隻,不消十五分鐘就吃完了。想不到這盒也能填飽肚子 --- 是腸胃真的給填滿了,抑或是那滿足感在作祟?

情人節賀卡 [冷]

與農曆新年賀相反,情人節賀卡在倫敦比比皆是:給妻子、給丈夫、給男友、給女友、給未婚夫、給未婚夫、給伴侶、給朋友 ... 只要你說得出的,大概都沒遺留。

可是我卻挑選不到一張喜歡的。也不是完全選不到,曾經是有一張覺得蠻不錯的;前兩天在考慮要否購買的時候,剛巧電話響起,出了文具店就沒有跑回去。今天再前往的時間,賀卡已經不翼而飛了。注定我跟它無緣,也就沒有辦法了,不必強求。

於是又是用畫的了。近午夜開始畫畫、寫字,一時多完成;那麼,就把它當作二月一日的記事吧 =P

Wednesday, January 30, 2008

DLR

一直都把 DLR (Docklands Light Railway) 說成 「輕鐵」,今天去把月票增值到 Oyster card 的時候,才發現它有一個很優雅的學名 --- 「港區輕軌」。

噢,原來我住的地區是「港區」,是因為有不同的碼頭的緣故嗎?

果然是香港人,身在英國、心在「港區」... 哈哈 *,*

八卦

話說我的辦公室在 Mezzanine floor ,地下就是 1 Princes Street 分行,天花相連,因此分行發生甚麼事,我們第一時間就知道了。

下午四時四十分,忽然從樓下傳來一個男子嚎啕大叫的聲音,不斷說粗口。正在工作的各個同事突然都靜下來,放下手頭工作就跑到欄杆邊去看個究竟。要知道他們有些人其實是正在開會的,話說了一半也跑來湊熱鬧。這還不奇怪,最妙的是他們像看球賽後討論賽果一樣,一直在談論此事,欲罷不能!

事實證明,英國人和香港人同樣八卦 =P

Coffee Morning [Cold]

Soc Gen 事件轟動銀行界,卻不知道其震撼程度如此深遠。

今早是每月一次的 Coffee Morning ,除了每次都說的 ABN 事宜外,加上了 SG 事件。雖然案發於法國,卻令整個倫敦及紐約陷入恐慌,美國還歷史性地前後減息超過一厘。倫敦各銀行的投資銀行部門內部稽核組的負責人連日開會,要在一星期內各自提交重點的內部監控報告,有的正在進行的稽核工作也要讓步,把人手騰空出來協助這突發工作。

在我來說,除了看到部門主管很忙碌、常常開會、要在 testing items 加一項 check leave schedule 項目及 team leader 被抽調去參與突發工作外,其他的都沒有改變。吖,我是受影響的,不過是受恵,因為香港跟隨美國前後低息一厘,每期按揭付款不斷下調 ... Yeah ~

雖然這樣說有點差勁,但當全世界都斥責 SG 的時候,我可能要感謝它,真多虧 Soc Gen 的過敏反應! =P

Greeting by name [Cold]

英國人,喜歡以名字稱呼人。

儘管那是一種禮貌的表現,卻為我帶來某程度上的麻煩。要知道,這裡的人名字五花八門,有些根本不是英文,連該怎樣發音也不知 -_-"

相對地,我的名字對他們來說易讀且易記,我又易辨認,就算沒正式介紹過的也懂得叫我的名字 + 說一大堆沒有多大意義的問候語。

要怎樣做才能記得六、七十個同部門及同team 的名字嘞 *_*

Monday, January 28, 2008

洗碗

我不介意煮飯,卻老不願洗碗。

如果煮飯後不用洗碗,那是多麼美好的事。

或許,如果有人自告奮勇替我把碗都洗好,那就更完美了。

Group International Audit [Cold]

繼數天前的 「Mera Chan」後,今天又收到給 Group 「International」 Audit 的信 。

Group International Audit? 又 Group 又 International ,卻捉不到內部稽核的意思。

其實寄信者有否先想想才打出來?

Sunday, January 27, 2008

新年賀卡

農曆新年不適用於西方國家,更別想在倫敦找到農曆新年賀卡。

唯有自己畫好了。

其實可以打一通電話回家祝賀就了事,但我就是喜歡用紙筆寫,感覺實在一點。

只有紅、藍、黑三色原子筆在手,是畫得單調了點,希望你們別介意嘞 ... 可我知道你們不會的,因為你們是我親愛的爸爸、媽媽和弟弟 *,*

完美的缺陷 [冷]

今天才知道,原來我的 buddy Eleanor 左耳是完全失聰的!

難怪她總愛傾著頭聆聽,因為她聽不到左邊的聲音。

難怪她說要坐近一點 auditee ,不然聽不見。

難怪我有時候叫她,她沒反應,過了幾秒才望過來。

我太不小心了,應該早就察覺到;我太不體貼了,一開始就假設所有做同類工作的都是沒缺陷的人。這是很「香港」的想法。

在英國,只要你有能力,人家是不會因為你的部份殘缺而否決你,雖然那也是受反歧視法例的影響。

就這一點,我比較喜歡英國的做法。人人平等嘛。

Saturday, January 26, 2008

Ice-skating @ Somerset House

外出,到 Somerset House 溜冰去。

其實我不懂得溜冰。剛來倫敦的時候,何曉珊說想試試溜冰的感覺,於是某一晚便與她、李政立及陳雅詩四人一起溜冰去。溜冰是有時限的,一小時一節。那一回是第一次溜冰,大部份的時間就花在叫、找扶手、走碎步上頭去。雖然不懂,還是覺得很開心,嚷著要再玩至學曉為止。

室外溜冰場是有季節性的,轉眼間,便到了 Somerset House 開放的最後一天。一開始便忘了該怎樣走,不過今次好多了,在練習場轉了幾圈就到正式的場地去。仍然不曉得「溜」的技巧,感覺上像用快步走的。懂溜冰的陳雅詩及 Maggie 說我的平衡力很好,要是她們像我這樣走,一定會摔倒;我笑說只因我矮、重心低,平衡不是問題。她們好像不太相信似的。

依進度,要是能在短期內再玩一次溜冰,我該能完全掌握,學成回家。可惜今天已經是這裡開放的最後一天,沒機會了。且上網查查看別處有否室外溜冰場繼續開放,看看我和溜冰有沒有緣份嘞 ~

扭傷 [和暖]

昨天打掃了家居,今天是洗衣、乾衣和熨衣服。別看輕這幾個程序,那可能比家掃更花時間 --- 像今天,共用了五小時,很誇張! @_@

熨好衣服,驚覺已經是下午三時多,匆匆換衣服便外出。就是太過匆匆,意外發生了 --- 穿牛仔褲的時候又扭傷右手大姆指 >_< 說是「又」,因為這樣荒唐的事不是第一次發生,以前住宿舍的時候亦曾試過,雖然那已是悠久遠的大學年代的事。

痛得叫了出來,要是在香港,一定立即跑到樓下呂泉跌打去包紮。可惜,現在人在倫敦,那來找跌打?

沒辦法,唯有晚上回來時自己搽藥油嘞 =(

良辰美景

到唐人街飲茶、賣菜後,先回 Canary Wharf ,到 Cross Harbour 的 ASDA 購物後再回家。

踏進家門,看到的就是這黃昏景致,匆匆打開窗戶、拿起相機就拍下。

要不是趕著做家務、然後又跑到西敏寺那邊去與大伙兒們吃飯的話,我一定會為自己泡一壺熱茶,坐在窗邊欣賞良辰美景,夫復可求?

可惜事與願違。我還是快快做家務 ...

查寧閣圖書館 [和暖]

約了何曉珊他們在唐人街吃午飯,到中國城大酒樓去飲茶 (是真正的酒樓,不是香港的「中國城」)。赴會前,特別到久聞其名的 Charing Cross Library (查寧閣圖書館)逛逛。

這裡是少數有中文藏書的公共圖書館之一,佔館內四分之一的位置,算是不錯了。

立即申請圖書證,然後隨手拈了兩本書就離去了。

我想我以後會常來的。

Friday, January 25, 2008

電梯

搬到這裡也快兩星期了,到 Canary Wharf 商場群的機會多的是,卻多是往超級市場及家用店跑,從沒有好好的走畢整個金絲雀碼頭區域。

趁放工空閒又未肚餓,就在這邊走走吧。

早前在網上找 Canary Wharf 的譯名,無意間看了一篇短文,說金絲雀碼頭地鐵站內的電梯曾作《Love Actually》的場景,那一幕是 Jamie 拿著大包小包的東西,一邊下扶手電梯,一邊練習葡萄牙文。

說實在,雖然還滿喜歡這電影,但我真的記不起這場景,連 Jamie 也沒有印象;可我對這電梯,仍有莫名其妙的好感。

或許,那是因為倫敦的地鐵站鮮有這樣叫人眼前一亮的電梯。

或許,那是因為這電梯與香港地鐵的可媲美 ...

Mera Chan [Warm]

我又有新名字了。

拜託,這是政府文件,怎麼都會弄錯?

好像很兒嬉似的 ...

星期一要打電話去糾正過來,不然我不付款 =P

Thursday, January 24, 2008

首位晚餐訪客 [晴]

工作很忙碌,整天的時間都給填滿了,感覺滿足 *,*

下班後由 Bank 返回 Canary Wharf ,在超市及賀卡店行逛等待何曉珊放工一起回家。

何曉珊選擇不吃飯,於是煮了意大利粉加三度菜作晚餐,可份量不多,因為只有我們倆,胃口都不大 =P

何小姐是第一個在我家吃晚餐的訪客,也不知是幸抑或是不幸 ... 希望這頓簡約晚餐還叫她滿意吧 =)

Tuesday, January 22, 2008

觸礁 [陰]

又在 Argos 訂貨物,今次是吹氣牀,以備訪客留宿時用。選了 Argos Chancery Lane 的門市,午飯時間去取貨。看到那只有一個小盒盛載的吹氣牀時已心知不妙,回家打開一看 --- 哎呀,觸礁了,這吹氣牀沒有附送泵氣工具,叫我怎樣把一個真人大小的牀吹起來 @_@

由於李政立這兩天到倫敦以外的地方出 job ,原定計畫何曉珊到我家來吃飯;不過經過下午一輪人事安排後就告吹了,順延明天。肉昨晚醃好了,不得不吃,今晚可是真的吃得太飽 *.*

Monday, January 21, 2008

炒餸鑊 [陰]

今天在工作上有點突破 --- 因為同事放假,終於可以獨自做本來與她一起做的工作。儘管只有兩天,感覺就是很開心,沒由來的!

繼昨天到 Argos 買平底鑊後,今日是 Canary Wharf 的 Robert Dyas ,因為我有該店只限今天的五鎊現金卷 ... 嘿嘿 ... 買了一個近兩鎊、size 最小的西式飯碗及原價九鎊九毫九的 Tefal 28cm 易潔鑊,以後可以炒餸了 *,*

過度與奮,買了鑊立即就跑到 Cross Harbour 的 ASDA 去,又買了一堆東西。等了好一會才踏上回家的巴士,可仍不影響我要立即用這新鑊炒餸的衝動 ... 成果真不錯! 就是說嘛,要用這樣的鑊,才有炒餸效果 ... 哈哈 =P

Sunday, January 20, 2008

平底鑊 [大風]

Argos 的網頁看了很久,還是決定買那兩個一大一小的煎 pans 。

之前猶豫了一陣子,總覺得不該投資太多在這家中,因為不到一年就要離開了,把東西弄得越簡單越好。可是當每天早上煎蛋總是黏著鑊底、晚上煮肉踫到那位置就燒焦、然後早、晚各花十分鐘來「省」鑊的時候,我就深感添置廚具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Argos 的營運模式,是先在網上或於門市店內如電話簿厚的 catalog 中找要買的東西,抄下 product 與 item codes ,到櫃檯看店內有否存貨、付款再取貨,在最後一刻才見到貨物的位廬山真面目。

昨晚在網上訂了貨,今天放工後到 Tottenham Court Road 的店去付款領取。手中拿著煎 pans ,很興奮,心想以後不用再「省」 landlord 那一個平底鑊了 *,*

回家,立即用這兩個新寵兒煮菜,效果一流 --- 果然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Saturday, January 19, 2008

瞬間即逝的星期天 [和暖]

今日十五度,據聞是倫敦多年來最和暖的一月周末。是為了迎接我這個怕冷人的到來嗎? =P

早上七時醒來,原本只是看看昨晚洗的衣服乾了沒有,踫巧蘇海明(香港)晚上要外出,索性瞇著惺忪睡眼繼續結婚照的討論 *.*

吃畢家中最後一塊豬扒,又在做家務和雞毛蒜皮的事,花費的時間可真多。再到 Waitrose 和剛剛發現、位於 Cross Harbour 的 ASDA 購買食物、日用品,回家的時候已經天黑了。

七時吃晚飯,六時十五分開始出發到何曉珊的家;結果卻是八時半才開始吃 ... 有 external auditor 出現的地方,還是別太相信事情會準時發生,這點在香港和倫敦都沒兩樣 =P

到陳雅詩的家取了保溫水壺及可以盛米的大膠盒就離開了,回到家是晚上十一時,可是迄今最晚回家的日子 (倫敦跟香港不一樣,十一時已經是非常晚了 ... )

「慢」長的周末 [和暖]

周末,早就起牀了,因為要和蘇海明討論結婚照。一說就是一個早晨,肚餓透,又要消滅明天到期的三文魚,於是吃了一個極豐富的焗三文魚早午餐。非常飽 *.*

吃飽了沒睡覺,勤快的我不斷在做家務、做家務、做家務 ... 直到離開家之前,還是很勤奮地做家務。

先約了何曉珊、 Agnes 及 Edith 在 Bond Street 見面然後吃 late tea 或 early dinner , 可是她們在 Tottenham Court Road 的 Argos 流連忘返,著我先行街。真是件苦差,我又沒興趣 shopping ,又沒東西要在這高檔地區買,卻又不敢到咖啡店坐,怕一坐下她們就來了。早知就繼續在家做家務 @_@

結果在 Bond street 呆等了一個半小時,最後還走到 Oxford Circuit 去了,當然沒有吃 tea 或 snack 。怕怕。

晚上到了 So-ho 區,本來想吃日本菜,結果因為料理店沒有九個人的座位而去了吃韓國菜。這裡的韓燒不是自己燒的,有所謂「專人服務」,侍應生站在你的桌邊燒;不過那不代表很專業,因為他會像趕時間炒菜一樣,一大盆一起燒,一盆又一盆 ...

飯後去了唐人街的「大排檔」吃糖水,不甚好吃,服務又差,但沒有選擇,因為只有一家糖水店。他們會直接告訴你:「對吖,你叫什果泡冰是看不到什果的,我們是用罐頭什果,再把什果打粹,看不到什果是正常的,很多落了單的客人不知我們的做法都會問,這就是我們的做法嘛!」吓?! 唯有套用劉德華那句 --- 今時今日咁嘅服務態度點得吖?!

可惜沒解決辦法,人家是「獨市」 ... 下次還是別吃好了 -_-"

Friday, January 18, 2008

Monica

如我所願,到唐人街買了米,卻忽然想起另一個問題 --- 該用甚麼容器盛米呢? 問題解決前,還是不能煮「飯」。

今晚與何曉珊等人到唐人街「五月花」吃飯, Agnes 帶來了羅馬尼亞籍同事 Monica 。 點了這裡最出名的蟹加伊麵底,再來幾味非常中國式的菜, Monica 小姐說很好吃 =)

回到家,發現 landlord 真的把 bar 桌及 bar 椅搬走了,換來一張小小的餐桌及兩張正常的椅子。他又帶來了一盞新的枱燈,還替我換了牀頭的壞燈泡,真不錯。尚欠兩張摺椅,希望他快點找到,快點送來吧 ...

洗手間門邊的縫隙,我想到方法解決了 ... 多謝公司送的大毛巾 ... 嘿嘿

調味料的容器也暫時弄妥了,也該感謝公司,因為那是公司餐廳用來盛熱湯的過膠紙湯碗 =P

* * *

一天到晚都在想吃甚麼、買甚麼家具廚具,看來很簡單的 admin 工作,花的時間可多嘞 @_@

Fish and Chips [Windy]

不知道那是否英國人的傳統,星期五的餐單項目總是 Fish and Chips 。

今天沒有特別想吃的東西,就入鄉隨俗吃吃 Fish and Chips 嘞!

結果 ...

不是太好吃 ... 炸物兩件 @_@

Wednesday, January 16, 2008

Fit in [Sunny/ Cloudy]

假期給批核了,馬上在公司訂機票;可惜英航的價格老在變動,弄了十五分鐘還沒辦好,於是放棄了。心情好的時候才慢慢和你糾纏 -_-"

開始習慣新居的生活:五時多、六時前下班,回家弄晚餐之前先去逛逛 Bank (一個附近銀行林立的地鐵站,也就是我的辦公室所在地) 的 Tesco 、或 Canary Wharf 的 Waitrose 及 Tesco 、甚至家附近的 convenience store 也不放過。不是天天都買東西,畢竟雪櫃容量有限,而且這裡的食物份量很大,一個人煮食總要在盤算家中還剩甚麼、何時到期。這時就會覺得媽媽很厲害,因為香港家中的雪櫃常滿、要甚麼有甚麼,東西卻一定會在到期日前吃完,超級精打細算 *.*

今天放工又去逛 Waitrose 了,卻只買了廚房廁紙;反而在旁邊那家賣家居用品的 Robert Dyas 走了一圈又一圈,看上了那個 non-sticky 的鑊及 17 cm 的碗,下星期二用節扣單來買 =P

七時抵家,開始弄晚餐。主食是豬扒,一盒三件,以後兩天煮食日都要吃豬扒 @_@

* * *

由今天的實驗證明,肉還是要配飯吃才最滋味。超級市場有「西洋米」買,但就是看不上眼;為此,我決定明天去唐人街買中國或泰國香米!

好事齊來

續金佩思的婚訊後,另一喜事是中姐的兒子在今天出世了 *,*

剛烈的中姐會否從此變成名副其實的「小柔柔」呢?

拭目以待。

* * *

今晚收到 landlord 的電郵,原來他之前出埠了,所以沒有回覆。

他好像挺好人的,我的要求他全都迎合,弄得我想得寸進尺 ... 嘿嘿 =P

建設家居、熟習環境

早上開完會,把剛剛渴完的玻璃水樽拿走,打算用來做放雪櫃的凍水瓶。

下午到公司 Canteen 吃午飯,發現那有蓋的盛湯盒可以用來盛糖、鹽及生粉,於是順手拿了三套 =P

下班後,到 Canary Wharf 的 Robert Dyas 去,成功買了一個濾水瓶。加上在 Tesco 買的三文魚及豬扒,一手是東西,沒有等 D8 巴士,看到 D7 巴士就衝上去。結果巴士走遍 Isle of Dogs ,花了近廿分鐘才到家附近的巴士站下車,比用走的還慢 @_@

今晚放棄豬扒,先吃焗三文魚、外加點菜及火腿意粉;可惜仍是弄得太多,很飽 ...

一個人的份量,有點難度。

文化交流

有一個 graduate trainee 本星期五完成這部門的培訓到另外一個部門去,今天大家開始寫送別卡。賀卡是 A4 size 的,用大大的草紙信封,本身是沒有甚麼特別的;奇就奇在信封裡頭怎麼有錢的?! 觀察四周,大部份人寫了卡,都放點錢進去,再傳給下一個人。

實在不明白,找了個英國同事請教。

「為什麼要放錢? 這是英國的習俗嗎?」「也可算是罷,是小小心意,感謝將要離開的人過往作出的貢獻。」「通常給多少錢?」「隨意的嘞,不給也行。」

感覺 ... 像在參與賬災籌款 *_*

* * *

給我的 buddy Eleanor 發現了我五月要結婚,於是把結婚相的草稿傳給她觀摩、觀摩。

「妳知道嗎,在英國、甚至全歐洲,讓新郎在結婚前看到新娘子穿婚紗的模樣會帶來不幸!」「是嗎? 但是在香港、 甚至全亞洲,人人都在結婚前拍結婚照的嘞 ...」

Tuesday, January 15, 2008

金佩思 [晴]

一大清早就收到驚喜十足的電郵 --- 金佩思要結婚了! 恭喜、恭喜!

我會把我知道的都告訴妳,努力、 努力!

* * *

我才離開香港一個月,幹什麼感覺像離開了十年一樣 *_*

Monday, January 14, 2008

適應新生活 [涼快]

和 auditee 開會,說了一大堆又長又煩又悶的東西,不遊魂也不行了。我連那些簡稱還未弄清楚,更枉論去寫一份詳細的 meeting note 和 process flow 嘞 @_@

也不知道我最後是怎樣完成那幾份「功課」,總之就是做完了。

下定決心今天要寫好 development plan ,一直在公司至七時才離開,走的時候都沒有人在了。

又去了逛超市、買家具、買食物,之後嘗試在 Canary Wharf 的 DLR 站乘搭 277 號巴士回家。要走上一段路,不過總比走上全程好。明天試搭 D8 巴士 =P

九時回到家中,弄個簡單的晚餐匆匆吃了。吃飯後問題就來了 --- 那包鹽沒有容器盛載 -_-" 先用橡皮筋扎緊,明天才解決,因為又要寫電郵給 landlord ,今天沒時間 ...

Sunday, January 13, 2008

家居建設中 ...

下班,跑到 China Town (倫敦華埠) 的泗和行買醬油、食物、調味料,然後又地鐵到 Canary Wharf 的 Waitrose 去買食物,再乘巴士回到家附近的小賣店看看它的關門時間 --- 晚上十時! 真好,若果突然想吃薯片,也可在十時前趕下去買 =P

跑東跑西累呆了,而且又要寫 development plan ,沒有煮晚餐,把下午吃剩的意粉翻熱來吃便算了。哎呀,差點忘了要寫封電郵給 landlord ... 那裡來這麼多行政事務 @_@

倫敦交通 [陰]

昨天一定是太累了,不然我不會錯過平日的起牀時間 @_@!!

第一天自新居處上班,八時十分才驚醒。想了想,確定今天是星期一,九時上班,便以九秒九的速度擦牙、洗臉、換衣服,然後衝出門口去乘 DLR (輕鐵),離開前還不忘取了一包 Tesco 牌的 shortcake biscuit 在車上充飢。

幸好身手敏捷,且沒遇上事故,八時五十七分就安坐公司了。是沒有遲到,可那心理壓力也不好受。其實沒有人會責備遲到的人,因為倫敦的交通一團糟,天天有人遲到是家常便飯。孤流寡聞的我,只會在這好像很先進的知名城市,於繁忙時間踫上因為「shortage of staff」或其他緣故而造成的 severe delay、suspension 或 partial closure。這裡有個制度,如果因鐵路交通事故阻延車程十五分鐘或以上,就可申請索回該程車費。有多少人真的去索償我不知曉,但教導我去索償的同事告訴我,她去年因此收回了六百多英鎊;想想我買月票一個月是九十多英鎊,那是誇張得叫人害怕!

拜託,車費收得這麼貴,就好好地提升服務罷。要是這情況在香港發生,不知會牽起多少風波,地鐵公司要提交報告、某某某要出來道歉了。

還是靠自己好,明天一定要準時吃牀,吃一個自家製早餐,然後輕輕鬆鬆上班去 *,*

林志錦來訪

林太梁善儀說林先生下午抵達倫敦,會到市區來跟我們吃頓晚飯;於是匆匆忙忙地安排,約了何曉珊、柯維景及 Agnes 出席晚飯聚會。

餐廳在 Tower Bridge (倫敦塔橋) 附近,吃烤魚的,又是那些柯維景不帶我們去就不懂的地方 =P

林志錦帶來了 Bu Bu 最新的相片 --- 很可愛 *,* 乾兒子,三月的時候讓契媽來抱抱你!

大工程 [陰 > 晴 > 雨]

晨早起牀,吃過早餐、收拾簡便細軟,在何李還沒有醒來的時候便跑回家去。

想起我來的那一個清晨,我人已站在他們家門前,他們仍好夢正濃,就像來個「首尾呼應」。

真的是「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輕的來」=P

回到家,立即進入狀態,開始清潔及收拾家居。最經典的是衣服洗了一半,卻發現地板都濕透,原本洗衣機的出水喉不知給誰拔出來了 @_@!! 關掉洗衣機,著手抹地,安慰自己這才會讓地板給擦得乾乾淨淨 ...

把 porter 叫上來,弄清出水口的位置,又解決了昨天李政立百思不得其解的電視頻道調教問題 (原來沒有插上 digital TV box ... ) ,還示範使用開大廈門及連接 concierge desk porter 的裝置!

Mr. Porter ,雖然我不知道你的名字,可我跟你說多謝幫忙的時候,是衷心誠意的嘞!

Saturday, January 12, 2008

新居 [晴]

兩個月來,遭逢「巨變」,都沒有時間到這裡來。就在我搬家的今天重新開始吧。

一個月前到倫敦來,寄居在何曉珊和李政立的家。雖然大伙兒住在一起、與 Agnes 及 Edith 五人一起煮飯吃的時光是蠻開心的,但感覺卻不踏實。

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長期居所」,才有找到「落腳地」、融入英國生活的體會。踫巧今天是到倫敦以來最陽光普照的日子,心情多輕快 =D

我的家在 Canary Wharf 附近的 Blackwall, 港譯「金絲雀碼頭」(至於 Blackwall ,實在太不知名,找不到譯名,叫「黑牆」好了)。聽起來像個很寫意、適合渡假的地方,其實是大廈林立的商業區;可幸大廈的密度沒有香港的高,不然也不選這裡了。

說今天是「搬家」還真不錯,因為搬了東西到新居後就離開了 --- 搬家前先到 China Town 的丹桂軒「飲茶」,然後回到 Westminster (西敏寺) 去開始搬運三大三小的行李;到步後放下行李就跑到商場去買點家居品,完成時已是七時,又要趕回 Westminster 去赴火鍋晚餐大會。這也歸咎於來的時候遇上大塞車,本來以為半句鐘至一小時就會到達,卻變成差不多兩小時,正好應驗了柯維景說的「You could never tell about traffic in London!」 @_@

到達 Westminster 就開始吃火鍋晚餐,夜深起與何曉珊、 Maggie 及 Louise 玩倫敦版大富翁。我成了大贏家,有錢又有地 *,*

現實生活像這樣就好了 =P

我與何曉珊在兩時半先行離開。太晚了,沒有回家,又到何李的家去寄居了 ... 嘿嘿